50-60(10/27)
引想了想,让厨师们将每头猪都切一些肉下来做菜,再以味道给每头猪标注出来。最终,十二头猪里面有四头做出来的菜有明显的土腥味。
路引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她让厨师将这四头猪放到另一边,宁愿减少今天的菜品供应,也绝不允许让这四头猪砸了生态餐厅的招牌。
叮嘱厨师长们不要将这件事外传后,路引就去找了沈星,开门见山地说:“我怀疑受我委托养猪的那个养殖场将我的猪换成了普通蓝塘猪,我要怎么处理好?”
其实路引当初委托养殖场用鸡笼岭送过去的饲料来养殖蓝塘猪的时候,就注定会发生这种事了。只是当时生态餐厅还没出名,大家也都不知道菜肴好吃是因为鸡笼岭出品的蓝塘猪,所以养殖户会老老实实地帮她养猪,不会动歪念头。
等大家意识到鸡笼岭的蓝塘猪跟别的地方养殖出来的蓝塘猪有很大的不同后,自然就会有人开始打听鸡笼岭的蓝塘猪是在哪里养的,又有什么窍门。
在有人愿意高价收购鸡笼岭出品的蓝塘猪的情况下,哪怕有合同在身,路引也很难阻止养殖户生出贪婪的心思。
况且养殖场离鸡笼岭不近,养殖户也非路引的员工,缺少自觉和监管,容易钻空子。
现在的问题是,路引并不清楚对方是直接将她的蓝塘猪卖出去,还是将她的饲料给卖了。
沈星说:“这事很难取证,除非亲眼抓到养殖场那边将咱们的猪卖给别人。”
如果是直接将蓝塘猪卖出去,再用普通的蓝塘猪顶替,那得抓个现行才行。如果是饲料,路引养猪用的饲料都是产自鸡笼岭的蘑菇、竹笋和蔬果,再加一点米糠等。养殖户用同样的饲料,谁能辨别出这些到底是产自哪里的饲料?蘑菇上面又没有刻着鸡笼岭的名字。
沈星说:“不过我想,前者的可能性比较大,毕竟同一批运过来的猪必然是同一个栏养的,吃的饲料都一样,不应该出现一部分猪有土腥味,一部分没有这种情况才对。如果是这样,那最好是一边取证,再另找一个地方养猪。”
虽然路引很生气,但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用委托的形式将猪交给别人养到底还是不太靠谱,类似的事情肯定会再度发生,所以,即便申请经营范围变更的手续麻烦了点……
沈星疑惑:“为什么要申请经营范围变更?现在森林公园正在评级的阶段,贸然更改经营范围,很容易受到影响,所以可以直接成立另外一家公司专门养殖,只要跟鸡笼岭挂钩就行。这样还能规避很多风险。”
路引:“……”
哎?!
“沈经理,你真棒!”路引高兴地说。
沈星:“……”
这不是企业家的基本操作吗?
好吧,她们家园长似乎欠缺这方面的知识。
开新公司的事就交给沈星去处理了,路引要做的是选择一个地方起养殖场。
无论是养猪还是养家禽,环境污染和空气污染都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且它不能离景区太近,不然会影响游客的体验。
林友燕也不知道打哪儿听到了小道消息,就跟路引说:“我们村有一个养殖场要盘出去,那里大约能养一千头猪,不知道合适不合适呢?”
今年的猪价便宜了,加上村里的人都跑去鸡笼岭附近摆摊了,养猪挣的钱还不够摆摊多。
不过,那个养殖户并不准备摆摊,他瞄准了旅游住宿这一块的前景,就准备把养殖场盘出去,再用他早几年挣的钱到鸡笼岭附近建房子做民宿。
哪怕生态餐厅每天消耗十几头猪,半年也才需要两千多头